前汉通俗演义(上下)_第八十五回 两疏见机辞官归里 三书迭奏罢兵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第八十五回 两疏见机辞官归里 三书迭奏罢兵 (第8/8页)

待至来春虏马瘦弱,更不敢率众寇边,就使稍有侵掠,亦不足虑。现在北有匈奴,西有乌桓,俱未平服,不能不备,若顾此失彼,两处无成,于臣不忠,于国无福,请陛下明见赐决,勿误浮言!这已是第三次奏请罢兵屯田。宣帝每得一奏,必询诸众议,第一次赞成充国,十人中不过二三;第二次便有一半赞成了;第三次的赞成,十中得八。宣帝因诘责从前反对的朝臣。群臣无词可说,只得叩头服罪。丞相魏相跪奏道:“臣愚昧不习兵事,后将军规划有方,定可成功,臣敢为陛下预贺!”也是个顺风敲锣。宣帝始决依充国计策,诏令罢兵屯田。小子有诗赞充国道:

    尚力何如且尚谋,平羌全仗幄中筹;

    屯田半载收功速,元老果然克壮猷。

    屯田策定,偏尚有人主张进攻。欲知是人为谁,待至下回再表。

    两疏请老,后人或称之,或讥之。称之者曰:两疏为太子师傅,默窥太子庸懦,不堪教导,故有不去必悔之言,见几而作,得明哲保身之道焉。讥之者曰:太子年甫十二,正当养正之时,两疏既受师傅重任,应合力提撕,弼成君德,方可卸职告归,奈何以后悔为惧,遽尔舍去。是二说者,各有理由,未可偏非。但君子难进易退,与其素餐受谤,毋宁解组归田,何必依依恋栈,如萧望之之终遭陷害乎?若赵充国之控御诸羌,能战能守,好整以暇,及请罢兵屯田,尤为国家根本之计,老成胜算,非魏相等所可几及,而宣帝卒专心委任,俾得成功。有是臣不可无是君,充国其亦幸际明良哉!

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