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三、什么是民国范儿? (第3/7页)
”而闻名全国的清华大学,当时的教学内容居然也还是以政法、文学和神学为主,每年的理科毕业生从来都不曾超过100人!…, 上帝啊,民国时代的旧中国,明明最缺的就是现代化工农业,最落后的就是现代科学技术,但却偏偏只培养了这么少的一点儿理科大学生,其中很多最优秀的人才还要移民出国,对一个好几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有啥用啊!民国的工业要能发展得起来,那才是有鬼了! 那么,民国时代的大学教育,为什么会办得如此不科学?明明国家在工业和科技上全面落后,急需建设现代化产业的科学jishu人才。可是在大学里却把经费向文科极度倾斜,反而对理工科毫不重视? 民国的大学教育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怪诞的状况,自然是有着多方面的原因。 事实上,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和“五四”运动后,民主与科学的观念,已经在中国的知识界深入人心,社会上一直都在强烈要求发展实用科学,培养实用人才。 但问题是,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,人才匮乏,尤其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才更是奇缺。而且,文科大学只要有图书馆和教室,再凑齐了教师即可招生开办。理工科大学却必须购置大量昂贵的教学仪器设备国内基本不能生产,进口则需要天价、教育经费要求更高,教师的聘请也极度困难。 因此,在当时想要办一所兼具文科和理工科的综合X大学,实在是难上加难。于是,很多办学者不得不降低大学设置标准,先把耗资较少的文科学院创办起来。 上面说了在中国兴办理工科大学的客观困难,而另一个最关键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