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百六十八章 (第1/4页)
就民夫外散采集这一点,就为这一点制定了诸多新的军律。 後续,刘备和关羽及李孟羲商量了更细节的东西。 b如,柴刀镰刀锄头之类的东西,可以分给民夫的分配流程,三人讨论的结果是,分给弱势群T。 何为弱势群T?虽说,最弱势的那一部分妇孺老弱,全已经编到妇孺营了,但民夫营中,再细分,还是有身强力壮者和年迈者的强弱区别。 故,镰刀柴刀锄头等,应优先分给老弱。 之所以会如此考量。 其一,若考虑分工协作,每一次紮营後的外出采集,如何让总T采集效益最大化? 那就是,青壮攀高,老弱采低。 低处地上的东西,老人也能采的到。 但树上的鸟窝树枝之类的,老人就够不到了。 如果分工可以明确,那麽,青壮有目的全力去采集老人力不能及的地方,老人则也能有最大的采获效率。 地上一棵野菜,老人去采,跟年轻人去采,花的时间是一样的。 但,野菜就那一棵,老人和青壮同时去采,不管是谁去采,总有一人采到,另一人得花时间另找。 故而,若能明确分工,青壮们采集树上的树枝,老人采集地上,同时开工,总T效率估计能高一两成。 几千人采集收获高了一两成,这个总数可不小。 其次,则考虑到照拂老弱。 野外采集,实则采集不到多少东西。 顶多也就柴草能多捡到一些。 青壮就算没有工具,也能爬树折枝,也能轻而易举的把地面的蒿蒿秧秧连根拔起来。 但老人不仅爬树艰难,力气也不行,手脚也不灵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